速看!| “当红炸子鸡”般的A-level课程体系深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5-04-08 09:58:39

编辑:犀牛牛来源:犀牛国际教育

将针对A-level课程体系进行深度分析,包括:A-level课程体系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近几年来“势头迅猛”?A-level体系中的 IG AS A2 分别是什么?如何选课又如何选择专业?等等相关问题,都将细细展开,详细解说!

一起耐心往下继续看吧!看完你将清晰A-level课程体系以及如何更好学习与规划A-level课程。

A-level

总体介绍

一言以蔽之,A-level课程体系是英国本土高中生的课程体系。

由于英国是老牌教育强国,其课程体系被全球各地广泛的认可和引进,引进的过程中有所改变,但大体上可以对标英国本土的课程体系。选择就读A-level课程的同学,可以结合最后的A-level大考成绩+语言类成绩(雅思/托福/PTE等),申请英国、美国、澳洲、加拿大、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

过去两年,合肥乃至全国各地,在高中阶段选择就读国际部/国际学校的家庭中,一个逐渐凸显的趋势是选择A-level赛道的比例有了显著的上升。说一句A-level体系是当前留学群里中的“当红炸子鸡”也不为过。我们分析一下具体原因

1

A-level

QS排名吃香

从顶尖名牌大学的绝对数量来说,英本距离美本有着显著差距。但是英国大学的数量小而精,以国内当前最认可的QS世界大学排名来说,排名top100的大学英国占了15所。

 

(帝国理工学院 图源网络侵删)

其中包括:

帝国理工学院(QS排名2)、牛津大学(QS排名3)、剑桥大学(QS排名5)、伦敦大学学院(QS排名9)、爱丁堡大学(QS排名27)、曼彻斯特大学(QS排名34)、伦敦国王学院(QS排名40)、伦敦政治经济学院(QS排名50)、布里斯托大学(QS排名54)、华威大学(QS排名69)、格拉斯哥大学(QS排名78)、伯明翰大学(QS排名80)、南安普顿大学(QS排名80(并列))、利兹大学(QS排名82)、杜伦大学(QS排名89)。

2

A-level

总体上申请难度较美本同等排名院校更低

从中国大陆的申请者的录取率来说,无论是最顶尖(牛剑对标美本top10),还是次顶尖(抛开牛剑,剩余的13所对标美本top50),英本的慷慨程度均是大幅领先美本,这是不争的事实。

 

(剑桥大学 图源网络侵删)

另一方面,准备过程的难易程度虽然差异较大,不方便简单粗暴地进行比较。但是英本总的来说准备方向很确定,只需要专注在自己申请专业的学术领域深造即可;而美本比较玄学,可以发力的方向多且杂,更看重申请者的整体综合素质,但是这个素质究竟是啥,缺乏精确的定义和量化,不同大学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3

A-level

学制和学费更友好

美本一般本科4年,研究生1.5年居多;而英本通常本科3年,研究生1年。

 

( 图源网络侵删)

主要原因是美本更强调全面教育,有更多的通识类课程,不少学生会在大一进行多方面的学科探索,在大二阶段才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而英本更着重于专科学术的培养,通常大一开始就要接触较有挑战的专业课。另外,每一年的总体开销(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英本较美本会更低一些,再加上学制更短,因此总的成本支出要更友好一些。

4

A-level

目标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群体

这两年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海外留学的首选是中国香港,其次是新加坡的两所顶尖院校(新国立和南洋理工)。

 

( 图源网络侵删)

大家考虑的出发点都比较相似:离家近且能体验到优秀的海外教育资源;这两个地方总的来说人身安全能够等到最大的保障;而且香港的院校对尖子生提供了幅度很大的奖学金政策,甚至可以全免。而这部分的家庭在选择课程体系的时候,往往首选A-level赛道。

一、A-level中的 IG AS A2 分别是什么?

英国本土的学制是初中五年+高中两年

初中结束后要参加结业考试(GCSE考试)。

高一叫做AS年级,高二叫做A2年级。

由于国内的学制普遍是高中三年,因此国际部/国际学校在引入A-level课程体系的时候,通常在高一年级会安排学生学习GCSE阶段的内容(通常叫做IG阶段,I代表international,G是GCSE的简称),压缩在一年内学完,高二学习AS阶段内容,高三学习A2阶段的内容。

但请注意,这只是一个较为笼统粗略的介绍,实践中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安排节奏会有比较大的差异,这和生源整体质量和学校的教学安排理念均有关系。每个阶段都需要参加对应的考试,获取理想的成绩,最终凭借这些成绩来申请大学。

高中三年学习路径

 

( 图源网络侵删)

★高一: IG (相当于英国初中的结业考试)

★高二: AS (相当于英国高一年级课程结业考试)

★高三: A2(相当于英国高二年级课程结业考试)

注: 英国的高中一共只有两年的学制。

选课建议

常见的科目选择有(以下大致按照国内学生选修的人数排序):

数学、中文、物理、化学、进阶数学、经济、会计、生物、艺术

 

( 图源网络侵删)

具体分析一下:

01

可以看到几乎是清一色的理科课程

其实A-level也是有文科类课程的,例如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历史、法学等等。但是对绝大多数中国学生而言,难度太大了(首先是语言要求相当高;其次以历史为例,我们相当于要用英语学习英国本土学生在高中生阶段所学习的历史内容,难度可想而知),而且国内申请过程中选择理工类方向的学生占大头,因此国内的国际部/国际学校,基本上只会开设上面列举出来的课程(不一定都开设)。

02

数学是“万金油”,几乎100%的学生都会选择

首先,绝大多数理工类专业都要求申请者提供A-level数学成绩,而且要求不低(通常是A*或者A)。

 

( 图源网络侵删)

其次,在所有科目当中,数学对英语语言的要求最低,总的来说还是以计算推导为主。再者,对大部分中国学生而言,数学的难度也是诸多科目当中最简单的。当然这是相对层面的简单,不是绝对层面的简单。很多刚入门的学生和家长,都想通过类比国内普高的数学,来纵向的比较一下是高考的数学难,还是A-level的数学难。从结论来说,这个比较毫无悬念,高考数学难多了。但是,从内容上讲,A-level的数学与高考数学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两者所考察的知识点的重合部分,不到50%。这主要是因为A-level数学考试的重点是微积分相关的内容,而国内的培养体系,微积分的教学被安排在了大一阶段,高中阶段的数学几乎不涉及微积分。

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适用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几个学科的共同准则:相对于国内普高的课程体系设置,A-level赛道相应的学科从难度上讲是不及的,但是从广度上讲往往要更大,考试所涉及的知识点要比高考多不少,但是具体知识点考察的深度和难度距离高考有所差距。

03

数学一定要前置

A-level赛道的申请时间节点是高三上学期的1月份(如果目标牛剑,那么申请时间还得提前3个月,在高三上学期的10月份就需要提交申请材料)。

因此,相对普高而言,节奏更快,而且普遍来说会更陌生。周期更短,更陌生,带来的影响是学生分层分的更快,每一个阶段都非常重要。其中重中之重的就是初三毕业的暑假以及新高一的第一个学期:大多数学生可能还处于适应阶段;但是少部分学生可能已经目标明确,任务分配清晰,在个性化的规划上大踏步前行了。

我的个人看法是,这个阶段核心任务是两件事:语言(通常是雅思)+数学。选择国际赛道,语言的挑战和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要尽可能快的让自己语言提升到雅思5.5~6.0的水平,否则会影响后续A-level学科的学习。毕竟教材和习题都是全英文的,语言不到位就会导致需要不停的查字典,琢磨题意,这就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甚至打击学习积极性。数学的两个特性(含金量高+语言要求低)致使我们应当尽快把它拿下。

 

( 图源网络侵删)

由于IG阶段的数学,从内容上讲对国内学生较为简单,一些国际部/国际学校会在高一上学期就同步开启AS阶段的数学学习,这也体现了数学前置的思想。对于志在申请数学、统计、物理、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A-level数学之外,通常还会选择加修一门A-level进阶数学的课程。两者之间存在顺承关系,需要先修数学,才能修习进阶数学,因此数学需要推进地更快一些。

04

整体选课建议

从最后的申请递交来说,大多数的学生会提交3-4门A-level成绩(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数学+物理,然后在经济化学进阶数学这三门课中选择1到2门)。

通常来说,学生在IG阶段,一般会选择4-7门课;在AS阶段会明确3-4门课;在A2阶段可能会舍弃一门学的不太好科目,聚焦在剩余的3门课中。最后申请主要看的是AS和A2的成绩,IG仅作参考(牛剑除外,志在申请牛剑的学生需要重视IG,数量选择建议6门以上)。

我的建议是:高一阶段首先要保证语言和数学的学习,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多选择一些IG课程,从学习过程中来判断自己的兴趣所在,尽早确定自己的申请专业,然后在高二阶段做定向准备,开足马力在自己的专业方向进行学术下探。

05

特别解释一下A-level中文

A-level的诸多科目当中,有一类是语言类课程,例如阿拉伯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等,中文也在其中。这些语言类课程本意是面向第二语言习得者提供的(例如一个母语是英语的学生,选修法语),但是英本申请存在一个“人性化的漏洞”就是绝大多数的大学不区分选修A-level语言类课程的学生的第一语言

 

( 图源网络侵删)

我们国内的大部分学生,都会利用这个规则,在申请的时候递交一门A-level中文的成绩,并且这门成绩也是被大部分英国大学认可的(注意:香港的大学普遍不认可A-level中文),可以算作递交的总门数当中的1门。

正确看待A-level中文的方式,是先当它不存在,尽力学习其他的科目,必要的时候拿来救命,顶一门A-level学科的成绩。

二、专业前置确定的重要性

正如前面所讲,英本的申请特别强调专业匹配度。打个比方,你要申请物理专业,那么英国大学真正在意的就是你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其他一概不看,不在乎你的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做了什么社会公益活动等等,这点和美本差异很大(当然语言成绩必须到位)。

因此,申请目标越高的家庭,越应该尽快的确定自己的申请专业,好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定向准备。例如,一个打算申请牛津物理专业的学生,可能需要在高二阶段参加一些物理类的竞赛(典型的有BPhO竞赛和物理碗竞赛),这些竞赛都是建立在系统学习完A-level物理课程的基础之上,进行更深更难的知识点考察。那么一个申请经济专业的学生(仅选择物理作为自己申请时递交的一门学科成绩),可以循序渐进,等到高三的时候结束A-level物理的学习;但是对于我们例举的这个目标牛津物理的学生,或许就得压缩三年的A-level物理学习,在高一阶段就学完,如此一来才能在高二继续学习物理竞赛考察的知识点,进而才能在竞赛中考取理想的成绩。

可供参考的时间节点是高一下学期结束的暑假这个时间点,最好能够明确自己的申请专业了,实在定不下来具体的专业,也要定一个大方向,例如想要申请物理或者工程,但是究竟选哪个还得纠结一下。这不仅关乎定向准备,还涉及AS阶段的选课。

关于专业选择,我的建议是:

 

( 图源网络侵删)

1. 可以通过多选几门IG课程,来探索自己的学术兴趣。

2. 多拜访目标院校的大学官网,看看不同专业的培养计划,上面都写的很清楚。

3. 利用小红书、B站、知乎这样的平台,多做信息的检索。

4. 多了解不同专业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内容。

5. 多了解不同专业的就业趋势。

6. 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选,建议本科阶段选择一个数学/物理这样的基础类学科。从基础转向具体应用总是相对简单的。

三、考试组织-考试局比较

英国的A-level一共有7个考试局。其中,CAIE(剑桥)、Edexcel(爱德思)、AQA和OCR为四个主要考试局。考试局可以理解为我们中国的高考不同省份出题的地方。

这四个考试局均具备主办A-level考试的资格,每个考试局均有着自己的考纲、教材、考卷、以及评分标准。学生在报名考试的时候,可自主选择不同考试局的各个科目进行考试,最后用不同考试局的3-4门学科成绩申请大学。

其中,被国内国际部/国际学校引入最多的是CAIE和爱德思这两个考试局(占到了90%),自然中国学生接触最多的也就是这两个考试局。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这两个考试局的区别。

考试形式

1

CAIE考试局:线性考试

所有科目均分成AS与A2两个阶段进行考察,大部分学生会在高二下学期5月份参加AS阶段的考试,高三下学期5月份参加A2阶段的考试,如果学生要想刷成绩,所有模块都要一起重考。

比如,化学一共有5张试卷,P1、P2、P3、P4、P5.AS阶段前三张试卷要一起报考,A2阶段后两张试卷要一起报考,如果需要补考AS的成绩,那么这三张试卷都需要全部重考。

2

爱德思考试局:模块化考试

按单元考核,按单元补考,会用学生最好的一次成绩组合进行最终结算。也就是说,你可以边学边考,学多少就考多少。而且,要想刷成绩,可以只重新测试分数不满意的模块。

比如,化学有6个单元,U1、U2、U3、U4、U5、U6.学生可以选择考哪个单元以及考哪几个单元,两年内考完所有单元就行,如果想要补考某个单元(比如U2),也不用全部重考,只补考这个单元就可以。

考试时间

CAIE:

每年有两次考试机会:

5月-6月、10月-11月

爱德思:

每年有三次考试机会:

1月-2月、5月-6月、10月-11月

评分标准与出分率

两个考试局的具体评分标准和算分方式有所差异,但是最后合成学科总体成绩等级分的时候体系相同,从最高到最低依次为:A*、A、B、C、D、E、U(无效)七个等级。下面是我统计的两个考试局最近三年(22-24年)所有考试的平均A*率和A率,供大家参考。

简单解读一下:

01

数学与进阶数学:

CAIE知识点考察的比爱德思更难一些,主要体现在更灵活上。爱德思考察的较为套路化,历年真题之间的差异较小,但是分数线较高,实考当中几乎不能失误犯错,否则就会与A*无缘。CAIE的题型更加灵活多变,需要学生在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前提下能够活学活用,分数线层面的容错率比爱德思更高一些,如果水平到位的话实考当中可以出现少量的失误犯错,仍然可以保住A*。

注意无论是哪个考试局,进阶数学的A*率和A率都比数学高了不少,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进阶数学更简单的误判。其实这是因为几乎100%的学生都会选择数学,但是只有数学能够考到A*的同学,才会考虑选修进阶数学,所以后者相当于已经是经过前者一轮筛选了。虽然进阶数学比数学难了不少,但是对于这个群体的学生而言,不少比例的学生仍然能够斩获理想的成绩。

02

物理与化学:

CAIE考试局AS阶段的第三张试卷考察实验,需要学生在实验室当场设计实验,操作仪器测量数据,然后再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爱德思的第三个单元同样考察实验,但是是纯笔试,不需要在实验室真实操作仪器。需要处理的实验数据都会直接在试卷上给出。CAIE的考察更偏重计算,而爱德思更偏重文字论述,后者的要求和难度会更高。尤其是爱德思的物理,最近两场考试的A*率仅有5.5%和4.1%,可以说是非常苛刻了。

这两个科目考察的知识点相对于普高而言会拓展不少内容,例如物理会涉及波动光学、光电效应、宇宙学与相对论初步等内容。而且对语言的要求也颇高,准备起来需要做好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的心理准备,万万不可轻视。

03

经济与会计:

这两门学科的共性是均不属于国内普高的课程体系。所以对绝大多数中国学生而言,都是全新的知识点和内容。不少学生会选修经济,这个学科对语言的要求最高,因为考卷当中相当大比例的题目都是论述题,不光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还得能够用英文组织成条理清晰,逻辑正确的段落文字论述。

就经济而言,CAIE和爱德思的A*率相差不大,但是A率爱德思会高不少。选择会计的学生不多,会计这门学科考取一个A或者B的成绩,所要投入的付出相对来说较低,因此一般是高二下学期学习其他科目有压力的同学,会选择修习会计,以便在申请的时候能够顶替一门A-level的成绩(这类学生申请的时候递交的A-level成绩普遍是数学+会计+中文,只要能够考取理想的成绩,例如数学A会计B中文A,也能收获到蛮不错的录取)。

四、什么是预估分?压力前置!

国内国际部/国际学校的学生,通常在高一年级进行IG阶段的课程学习(通常会选择4-7门), 在高一下学期五月份参加IG大考。

在高二开始后,学生一般会结合IG的考试成绩,以及自身学习兴趣,从中挑选3-4门课程,继续后面的AS阶段学习,在高二下学期五月份参加AS大考。

然后高三继续完成A2阶段的学习(一般这个阶段会专攻三门课程),在高三下学期五月份参加最终的A2大考。

然而,学生通常会在高三上学期一月份递交英国大学申请(如果申请牛剑这两所大学,则在高三上学期十月份就得递交申请),申请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只有AS阶段的成绩,A2还没有参加考试,所以一般会用预估成绩申请(也可能是部分学科有了总体的实考成绩,部分学科提交预估成绩,例如数学实考A*,预估进阶数学和物理A*),预估成绩由学校的授课老师开具,主要参考的就是学生在AS阶段获取的成绩。

大学则会结合你的AS成绩以及A2预估成绩,发放有条件录取(对最终的学科总成绩有具体要求),学生必须在高三下学期五月份的A2大考中(这也是最后一次实考机会,必须一次到位才行),考取相应的成绩,才能在秋季顺利地前往心仪的大学读书。

A-level课程体系的灵活度体现在,对于实力强劲的学生,可以灵活设置自己的学习计划,灵活安排自己的考试规划,使得在申请之前就结束全部的A-level大考,用实考成绩去申请。这么做在申请当中不一定会更有优势(主要是大学会从公平性角度考量,不会特别鼓励学生提前考试提前出分,否则就会卷飞起来),但是最起码可以保障自己拿到的是无条件录取,不用担心自己高三最后一场考试万一失手,没有达到录取条件,致使和自己的梦校失之交臂。

我把这样的行为称作压力前置,这么安排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理性的判断,不能过分的拔苗助长,否则只会徒增压力,取不到应有的效果。简单来说,提前考有提前考的好处,但是务必要保证自己能够考出来分。

五、针对作弊问题---中国区单独命题

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近年来国内A-level考试存在着少数群体的作弊问题,而且有着愈发猖獗的趋势。这么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

首先,对认真准备考试的学生来讲,非常不公平。其次,就算通过作弊手段录取了名校,在大学阶段大概率还是会由于底子不扎实而暴露出来。例如,在大学当中的期末考试中继续作弊,导致被逮住,进而被校方退学,这样的案例也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这样不诚信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会给自己校内的学弟学妹带来负面影响,损人不利己。最后,如果长期作弊造假下去,会给国外大学造成一个中国考生成绩不可信的判断,导致后面的申请一届艰难过一届,属于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这里也呼吁大家杜绝这样的行为。

但是仅靠呼吁是收效甚微的。各个考试局都着手开始从流程上做调整,增加作弊的风险和难度。具体的操作是,CAIE考试局从今年起,会给中国大陆的考生单独命题,独立为一个考区,涉及的科目范围基本包含了中国考生的所有常考学科(数学、进阶数学、物理、化学、经济、生物)。此外,送卷方式也有变化,将使用电子卷和安全员送纸质卷随机混合的方式,上午下午都有的考试也调整为上午送上午卷,下午送下午卷。爱德思考试局也积极响应,做了类似的调整(以数学学科作为试点,P1-P4四个单元中国区将在今年起采用独立试卷)。

我个人觉得类似的调整非常有必要,值得肯定。网上有公众号宣称这么做会导致分数线的进一步拔高,中国考生要面临更苛刻的压分现象。但我觉得下这样的判断为时过早,有人为的制造恐慌之嫌。官方之所以这样做,核心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作弊,来维护自己作为考试局官方的权威性与公正性。倘若真的能够实现,那就能还给每位考生一场公平的竞争,如此一来真正优秀的学生,必然是能冒出来的,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展开全文
相关标签:
400656168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