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选手需达到何种水平,方可参加 USACO?有USACO竞赛培训课程吗?

发布时间:2025-04-29 18:11:53

编辑:Mila来源:网络

SACO,全称“美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与中国的NOI系列赛事相类似。其官方网站为www.usaco.org。本文及系列文章中提及的USACO,特指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期间举办的三场月赛及一场公开赛,而非仅限于官网资源及其附带的有限训练题USACO Training。

USACO与国内CSP、NOIP系列赛事相比,难度如何?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需明确一点:USACO是一个广义的简称,与国内的CSP赛事相似,CSP赛事按组别分为CSP-J(Junior,普及组)和CSP-S(Senior,提高组)。同样,USACO也根据考察范围和题目难度,分为四个组别:

Bronze(青铜组)

Silver(白银组)

Gold(黄金组)

Platinum(白金组,自2016~2017赛季增设)

因此,要比较USACO与CSP两个系列赛事的难度,需细分到各组别之间进行对等比较。恰好,USACO与CSP均为本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选拔赛,所以两者难度层次大致相当。但综合近两年USACO月赛试题难度来看,具体难度细节如下(假设CSP-J/CSP-S/NOIP赛题难度按题号递增排序,难度范围有所浮动,仅供参考):

各组别赛题难度呈现明显递进顺序,不会出现远超青铜/白银组难度的赛题突然出现在该组。因此,有意参加CSP-J/S的选手,应专注于对应的USACO青铜/白银组赛事;若希望在CSP-S中取得佳绩,或高中阶段以信息学竞赛为主要发展方向,那么关注黄金组乃至白金组赛事很有必要。不过,表格也显示各组赛事难度存在浮动,原因大致有两点:

一是单场比赛中,不同题目需体现区分度。以CSP-J为例,最简单题目几乎读完题即有思路,甚至能想象出代码编写,属于送分题;而即使是普及组赛事,最后一题也需选手花费时间和精力思考、编码及调试。典型例子是2022年12月场青铜组第3题《逆向工程》,此题除基本程序设计知识外,几乎无需算法知识,但凭借所需思考和编码过程,在近几年USACO青铜组难度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2022年 12月月赛 青铜组第 3 题《逆向工程》

二是USACO赛事的全球性及晋级规则对试题难度产生负反馈。USACO每个组别仅3道题,若全部满分则直接晋级下一组别;未满分选手则根据分数是否超过晋级线决定是否晋级。虽然USACO是全球性在线赛事,但过去几年参赛人数不过数千人。转折点或在2018年:当年12月参赛人数不到五千人次,中国选手人数未超一千,但从那年起USACO开始提供中文题面。至2022年12月,总参赛人数已破万,中国选手人数近五千。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选手抱怨或感慨USACO低级组别题目难度提升。实际上,由于中国学生信息学竞赛学习水平平均值较高,若USACO组委会不提高题目难度,可预见低级组别中将有大量中国选手满分晋级,拉高晋级分数线,影响赛事平衡性。

2022年 12月月赛参赛数据

不过,从最近两次月赛情况看,选手们有望摆脱试题难度“内卷”。因为在2022~2023赛季3次月赛中,除2022年12月场外,接下来的2023年1月场和2月场两次比赛,USACO官方均未提供中文题面,而是用保加利亚语和亚美尼亚语等语种替代。同时,低级组别试题难度也逐渐趋于平稳,估计是2022年12月场青铜组试题引发较多不满,引起USACO组委会重视。虽然USACO官方未明确说明,但这也算是一个重要信号:USACO赛事已从追求影响力扩张阶段,回归到关注赛事本身稳定性阶段。

除了上述难度分组对比及将来选手要重新面对的“语言关”,实际上USACO赛事比CSP、NOIP系列赛事更为友好。同样是4小时长时间赛制,选手可多次提交程序,实时查看得分情况,但不能查看数据得知具体错误原因,且多次提交不影响最终得分,这让选手在比赛中有更多尝试错误的机会。当然,这对于备战国内赛事的选手来说,不一定能帮助他们养成检查程序的习惯和能力。但在USACO赛题出题人大多是往届美国国家队“国手”的当下,利用其赛题锻炼思维能力,本就是参加USACO竞赛的最大目的。

另外,在USACO竞赛中,每道题虽会指明哪些测试点是数据规模较小的情况,即子任务(subtask),但题面数据范围中子任务分档不会写得特别清楚,这让那些想针对性获得部分分数的选手感到迷茫,这也是USACO竞赛和国内传统信息学竞赛的一个很大不同之处,选手们的考场策略也需相应改变。所以,若选手实力在当前组别还有提升空间,那么想通过每道题都实现一个不太完美的算法来拿到高分,也并非易事。
 

选手需达到何种水平,方能参与 USACO?


前文已述,现今欲参加 USACO 竞赛,选手需重新跨越“语言障碍”。在运用长篇英文描述实际问题或抽象概念时,难免遭遇生词。所幸,赛中允许查阅词典,且 USACO 赛事并无监考。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已在学校英语课程中接触过长文阅读,因此能较快适应英文题目。然而,小学生可能会感到较为吃力。但语言难关主要在于适应性,而非知识性,毕竟参与 USACO 的小学生通常已至高年级,具备了一定英语基础。首次参赛时,只需耐心花费大约 10 到 20 分钟,将每道题目的大致内容、关键问题及信息翻译出来,后续步骤便与日常信息学竞赛训练无异。

关于参加 USACO 的条件,这并非由老师主观判断,而是取决于选手从注册账号起,在青铜组比赛中能晋级至哪个级别后停滞。USACO 竞赛设有晋级机制,且每次比赛组别不可自选。若选手在青铜组表现出色,获得满分,下次则需从白银组起赛,届时便无青铜组试题可选。这带来一个问题:备战 CSP-J 的选手,理论上应练习不超过白银组难度的题目,但若在青铜组或白银组比赛中发挥出色晋级,面对更难的题目可能会毫无头绪。

 

 实际上,若非志在留学顶尖美国高校,不必过分在意 USACO 竞赛的时效性,赛后抽空练习亦可。需注意,4 小时内仅需完成三道题,每题均需一定时间思考与编写代码。若不能严谨对待问题与答案,切勿贸然以 USACO 赛题训练,忽视思维训练的做题方式只会浪费优质试题。

 

USACO比赛分为月赛和公开赛。月赛通常在每年的12月、1月和2月举行,而公开赛则在每年的3月举行。比赛形式为在线编程,参赛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编写代码并提交至评分系统

等级设置

USACO竞赛一共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铜(Bronze)、银(Silver)、金(Gold)、铂金(Platinum),只要注册USACO账号即为铜级。学生可由从铜级晋级银级,银级晋级金级,黄金级铂金级,难度逐渐增加!

image.png
时间安排

USACO竞赛考试时间安排 每个赛季包含四轮比赛,通常安排在每年的12月、1月、2月和3月。此外,还有一场US Open(美国公开赛)。

认可的编程语言

USACO竞赛可以使用C++、Java、Python、Pascal和C中的任意一种编程。比赛对于程序的大小,运行需要的内存以及运行的时间都有一些具体规定。

报名方式

1. 打开USACO官网:http://www.usaco.org/

2. 官网首页右侧边栏点击注册登录

3. 再点击OVERVIEW查看比赛,点击比赛通知中的“US Open Contest Page”进入比赛。

参加方式

USACO持续四天,个人参赛。须在连续的4小时内参加线上考试,一共考3道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反复提交答案。

竞赛难度

青铜难度铜级考试只要基本编程常识,会至少一种编程语言。铜级的编程限制时间还是够用的,大部分初次参赛的选手都能在第一次考试中晋级白银级。

白银难度:需要基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简单算法(例如:贪心算法,递归搜索等),还需了解基础数据结构。从白银级开始,选手需要寻找更好的算法才能使程序在规定时间内跑完。

黄金难度:需要有一定的算法基础,理解一些抽象的方法(例:最短路径,动态规划),并且对数据结构有比较深的了解。

白金难度:需要有很高的编程基础,对算法有深入的了解。部分比赛问题最后的优化方案,可能不只一个,得出的答案也不只一个。


25-26赛季USACO竞赛培训辅导图片

 

犀牛教育针对25-26新赛季USACO计算机竞赛开设对应培训课程,包含USACO铜升银/银升金/金升铂金课程以及C++/ccc语法基础班课程,适合不同基础的学生,在USACO考前帮助他们顺利晋级,实现竞赛目标。

犀牛USACO竞赛课程设置

USACO算法提高班

Scratch基础班、Python语法基础班、C++语法基础班

UASCO铜升银

  • 授课模块:基础语法+简单算法+真题讲解

  • 适合学生:适合没有语言基础的,计算机编程入门

UASCO银升金

  • 授课模块:算法基础+数据结构+图论算法

  • 适合学生:适合有算法基础,有计算机竞赛经验的学生

UASCO金升铂金

  • 授课模块:高级算法+数据结构+图论算法

  • 适合学生:适合计算机基础较好,有较为完善的竞赛经验

 

USACO_NOI_CCC语法基础班.png
USACO铜升银_CCC-J冲刺班.png
USACO银升金_CCC-S冲刺班.png

 

犀牛USACO竞赛课表安排(部分)

 

image.png

 

授课语言:中英双语/全英辅导

班型设置:3-8人/1v1辅导

授课方式:线下面授/线上授课均可

目前犀牛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无锡、杭州、青岛、合肥、武汉、成都、天津、宁波、重庆、大连、香港等地均设有线下校区,线上线下同步授课!

展开全文
相关标签:
4006561680 在线咨询